歡迎進入黑龍江蓬希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網站!

        安全科技

        熱線電話:

        哈爾濱安全培訓
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 : 首 頁 > 新聞中心 > 政策法規

        全國31個省級政府工作報告涉及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工作的內容匯總

        2023-03-01 15:24:36

        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涉應急管理內容

        近期,各地兩會陸續召開

        各省級政府工作報告

        明確了2023年的重點工作任務

        有哪些與應急管理相關?

        各地今年的應急管理工作有哪些目標?

        一起來看

        省級政府工作報告中涉應急管理內容

        北 京

        深入開展韌性城市建設。制定韌性城市空間專項規劃,系統提升城市本質安全水平。健全防災救災體系,嚴密做好各類應急物資儲備和供應體系建設。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和積水點治理,加緊建設溫潮減河工程,推進病險水庫除險加固。開展燃氣、供熱、供排水管道老化更新三年行動,保障“城市生命線”安全運行。

        強化安全生產風險整治。深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推動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,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加強道路交通、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治理,基本完成經營性自建房安全隱患分類整治。深入開展火災隱患治理,加強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隊伍建設。廣泛宣傳普及安全知識,提升全社會安全素養。

        天 津

        切實筑牢城市安全防線。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專項整治,推進城市內澇系統化治理,健全防洪防潮工程體系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預警預報、處置保障能力。

        河 北

        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。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行動,強化礦山、?;?、燃氣、建筑施工、道路交通、食品藥品等安全監管,一個領域一個領域排查隱患,一項一項抓好整改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做好防汛抗旱、森林草原防滅火等工作,推進國家華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處置保障能力。

        山 西

        在確保安全生產前提下,加快煤炭先進產能釋放,力爭煤炭產量達到13.65億噸。做好電煤穩價保供。

        加強儲備體系建設,提高糧食等農產品和能源、農資、礦產品原材料、應急專用物資儲備能力。

        推進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常態化,完善“互聯網+監管”。健全對新業態、新模式等的包容審慎監管,加強對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等領域的嚴格監管,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監管。

        堅決守住疫情防控和安全發展底線。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。

        壓緊壓實各方責任,嚴格巡查考核督導,嚴肅追責問責。持續深化煤礦、非煤礦山、道路交通等重點領域安全治理,落實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,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,提升本質安全水平,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、遏制較大事故、減少一般事故。著力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,加強應急指揮體系建設,加快設施設備和應急力量建設,科學有效應對處置事故災害。

        內蒙古

        建成東臺子水庫,推進引綽濟遼二期、河套灌區改造等工程,開展黃河防洪三期、引嫩濟錫、烏蘭察布城區供水等前期工作,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,著力構建集防洪減災、水資源調配、水資源保護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水網。

        提高煤炭彈性產能和應急保供能力,加大油氣資源勘探和增儲上產力度,推動非煤礦產資源綠色安全有序開發。

        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,切實筑牢安全防線、守住安全底線。統籌抓好防風險、保安全、護穩定各項工作,著力補齊安全治理、社會治理、應急管理能力短板,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內蒙古。

        提高公共安全和社會治理水平。深化工礦?;?、交通運輸、建筑工地、城鎮燃氣、經營性自建房、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領域風險排查整治,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。推進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三年行動,完善基層應急管理體系,打造森林草原防滅火、?;?、礦山三大應急救援基地和包頭國家應急裝備制造基地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突發公共事件預防處置能力。

        遼 寧

        開展城市更新行動,推進海綿城市建設,改造老舊小區1200個,改造老舊管網6600公里。

        切實維護公共安全。完善公共安全體系,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。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,堅決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。完善應急管理和物資保障體系,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。

        吉 林

        推進城市更新行動,新改建一批城市污水管網、供水管網、供熱管網、燃氣管網,建設四平市、松原市全域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。

        全面做好外事僑務、民族宗教、氣象、防震減災、人防、測繪、援疆、援藏等工作。

        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,持續開展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,防范遏制各類重特大事故。

        黑龍江

        大力發展綠色礦山、智慧礦山,嚴格實施最 低開采規模準入制度。

        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。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堅持底線思維和風險意識,堅決扛起維護國家“五大安全”政治責任,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,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,實現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。

        全面加強道路交通、消防、城鎮燃氣、礦山、?;戎攸c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。

        上 海

        著力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,建設安全韌性城市。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,以“時時放心不下”的責任感,不斷提升對各類風險預警防范化解的能力,筑牢城市安全屏障。

        守牢城市安全底線。堅持源頭管控、預防為先,統籌災害事故綜合防范治理,聚焦?;?、燃氣、自建房、消防、交通、食品藥品、特種設備、人員密集場所等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、重點區域,層層壓實安全生產責任,深入開展風險隱患排查,從嚴從快狠抓問題整改,堅決防范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。構建平戰結合的應急管理體制機制,加強糧食、能源和戰略應急物資儲備,開展應急演練,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自救互助能力。

        江 蘇

        堅持發展和安全并舉,以集群培育和產業強鏈為主要抓手,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,努力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。

        積極穩妥防范化解風險挑戰。聚焦風險易發高發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,提高重大風險應對處置能力,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。全面排查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。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產工作。扎實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,深入排查整治重點領域、重點場所安全隱患,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認真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,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。全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。

        浙 江

       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堅決守牢安全發展底線。守住公共安全紅線,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治理行動,保持“打非治違”高壓態勢,促進生產安全指標持續向好;做好防汛防臺抗旱、森林防火、防災減災等工作。

        整治病險山塘450座、病險水庫200座;建設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實驗點400處。

        安 徽

       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。開展安全生產“三個狠抓”專項行動,加大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推動城市生命線產業在全國市場加快布局,加速形成產業集群。建設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系統,加強戰略和應急物資儲備。

        福 建

        守牢安全生產底線。時刻以戰戰兢兢、如履薄冰的態度,擰緊安全生產的責任鏈條,強化?;?、燃氣、自建房、消防、道路交通、水上運輸和漁業船舶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,持續加強監管執法,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。強化應急物資、隊伍、裝備等保障,實施“五個一百”公共安全保障提升工程,加快應急廣播體系建設,用好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成果,增強全災種救援能力和急難險重任務處置能力,有效防范應對暴雨、洪澇、臺風、干旱、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。

        江 西

        開工康山蓄滯洪區安全建設工程項目。

        統籌發展和安全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江西。堅定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,確保國家安全、社會安定、人民安寧。

        全面提升整體安全水平。深入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,提高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。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,加快煙花爆竹轉型升級集中區、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和燃氣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程建設,落實新建?;飞a項目落戶化工園區政策。建成省應急管理綜合保障基地,力爭開工建設省應急指揮中心、省綜合應急(航空救援)裝備物資儲備庫,建立跨部門、跨層級、跨領域搶險救援救災協調聯動機制,實現智慧應急防災系統全省覆蓋。推進防汛抗旱、森林防滅火、地質、地震等自然災害防治能力重點工程建設和雷電災害綜合治理,完善重大基礎設施、金融、網絡、數據、資源等安全保障體系。

        山 東

        扎實守好安全發展“一排底線”。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在筑牢發展安全屏障上加力提效。

        抓好安全生產。深化?;?、交通運輸、礦山、城鎮燃氣、自建房、海上安全、工貿、消防安全等領域專項整治,對違章操作、弄虛作假堅決“零容忍”。提高洪澇干旱、森林火災、城市內澇、極端天氣等災害防范應對水平。加強監測預警、應急救援信息化建設,新培育10支左右省級專業救援隊伍。

        河 南

        高質量完成災后恢復重建任務。

        建設韌性城市。加強城市規劃、建設、運行等各環節安全管理,全面提升各類基礎設施防災減災抗災能力。實施自然災害防治重大工程,提升大中城市防洪標準,推進氣象防災減災中心等106個應急能力提升項目。持續開展城市內澇治理,新建改造雨水管渠1000公里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,改造燃氣管道2000公里、供排水管網1600公里、供熱管網160公里。加強城市人口疏散和應急避難場所建設。

        壓實安全生產各方責任,加強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整治,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

        湖 北

        堅持流域統籌、單元控制、系統均衡,加強流域、市域、縣域之間協同協作,統籌做好水災害防治、水資源節約、水生態修復、水環境治理,確保一江清水東流、一庫凈水北送、一張水網安瀾、一方發展永續。

        牢牢把握安全穩定這個基礎前提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。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,增強憂患意識,強化底線思維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。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產。堅決落實“三管三必須”要求,深入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,加強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安全監管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,堅決守住不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線。

        湖 南

        推進城市更新,保護傳承城市歷史文化,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331個、棚戶區2.1萬戶,完善燃氣、污水、生活垃圾、排水防澇等設施,推進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和第二水源建設,建設綠色完整居住社區。提升城市管理,建設宜居、韌性、智慧城市,打造智能化城市治理典型場景,增強城市防災減災能力。

        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,加強對農村老年人、兒童、“三留守”人員等特殊和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,加大對因疫因災遇困群眾的臨時救助力度。

        推進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。

        打好安全生產翻身仗。全面貫徹國務院安委會“十五條”硬措施,在道路交通、礦山、危險化學品、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,全面推行“雙重預防”機制,深入開展安全潛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。貫徹落實《湖南省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若干規定》,科學精準消存量、遏增量、防變量。推進自然災害防治九項重點工程,加強林火阻隔系統建設,建強應急救援隊伍和市縣機動力量,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。

        廣 東

        扎實抓好公共安全治理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加強道路交通、城鎮燃氣、自建房、?;?、消防、水上交通和漁業船舶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,強化高層建筑、塔吊、村鎮工業園等隱患排查整治。啟動堤防達標、大中型水閘除險加固三年攻堅行動。完善全國全省“一盤棋”應急響應和重大突發事件“四個一”應急處置等制度機制,提高基層應急管理能力,推進國家東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、省級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建設,增強應急救援、全災種保障和風險監測預警能力,全力守護廣東父老鄉親安寧。

        開展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地質災害隱患治理。全面完成12座大中型、826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,提前兩年完成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。對20處大型及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工程治理,完成30個重點鎮、3000平方公里的1:10000地質災害風險調查。

        廣 西

        加快建設國 家 級中國—東盟標準研究合作中心、中國—東盟應急管理合作基地、廣西海上應急救援基地、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。

        堅持不懈抓好安全防范工作。加強風險源頭管控,持續推進自建房和城鎮燃氣安全隱患等重點領域專項整治,開展常態化隱患排查治理,堅決防范重特大事故和敏感事故。加強應急指揮、物資保障、救援和風險監測預警等體系建設,建立健全各級應急指揮中心,加快推進應急廣播全覆蓋,抓緊抓實防災減災救災工作,強化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。

        海 南

        實現安全生產“減量控大”。壓實安全生產責任,抓好?;?、消防、建筑施工、城鎮燃氣、道路交通、水上和漁業船舶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,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。做好防汛抗旱防臺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。開工建設省應急物資儲備中心。啟動瓊州海峽防臺錨地、應急救援設施建設。

        重 慶

        增強城市安全韌性,持續開展城市體檢,加快城市燃氣管網更新改造,強化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和供水質量管理,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和國家節水型城市創建,啟動城市路橋隧安全整治三年行動,建設城市人口疏散和應急避難場所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。

        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,實施防災減災基礎工程,加強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建設,夯實應急管理基層基礎。

        實施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4000公里;安裝873臺化糞池安全監測系統,完成2萬個窨井蓋專項整治。

        四 川

        加快推進蘆山地震、馬爾康地震、瀘定地震災后恢復重建。

        開展重點行業領域環境隱患排查和風險防控。

        堅決守牢安全底線。堅持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綜合治理,嚴格落實安全生產“四個責任”,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,開展風險隱患專項整治,完善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,堅決遏制安全事故多發頻發勢頭,堅決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。建成國家西南區域應急救援中心,推動區域性綜合應急救援和專業應急救援基地建設。落實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整合改革方案及相關配套政策。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。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常態化治理,確保不發生重大人為火災,確保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。切實做好地災防治、防汛抗旱和蓄水保供工作。優化應急管理體系,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。

        貴 州

        大力提振房地產市場信心,落實土地、財稅、金融等支持政策,“一城一策”靈活運用政策工具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更好統籌房地產去庫存和棚戶區改造、地災避險搬遷安置,推動存量房轉為公租房、安置房。

        守牢安全生產底線。常態化開展“打非治違”,深化礦山、交通運輸、建筑施工、經營性自建房、城鎮燃氣、?;?、消防、森林防火等重點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,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事故。強化執法能力建設,提升執法效能。強化安全生產源頭管控,大力提高煤礦智能化采掘水平,深入開展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行動,提高本質安全水平。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,強化地質災害綜合防治,對危急險重地質災害隱患點群眾實施避險搬遷。

        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零發生。

        實現基層消防力量全覆蓋,建成150個鄉鎮標準化消防救援站和1509個鄉鎮(街道)消防工作站。改善提升普通公路本質安全水平,建成普通公路安防工程5000公里、危橋改造200座。

        云 南

        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。加快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,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。開展新一輪安全生產專項整治,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深入實施防災救災減災重點工程,做好生態移民和避險搬遷?;窘ǔ筛采w省市縣鄉村的應急廣播體系。

        西 藏

        加強安全生產事故防范、各類災害風險隱患整治,努力實現社會持續長期全面穩定。

        完成冰川冰雪資源本底調查,編制相關規劃、推動地方立法。加強冰湖災害勘查預警。

        陜 西

        構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治理預防機制,落實“黨政同責、一崗雙責、齊抓共管、失職追責”制度和“三管三必須”要求,深化煤礦、非煤礦山、?;?、交通、消防、建筑等領域專項整治,全面排查城鎮燃氣、商貿市場安全隱患,鞏固自建房治理成果,加大農村道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和危橋改造工作力度,提升本質安全水平,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。扎實做好防汛抗旱、森林草原防火、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,切實增強防災減災能力,提高應急管理水平。

        甘 肅

        完成4萬戶15.23萬人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。

        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。健全完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、隱患排查、監督管理、宣傳培訓、應急救援體系,持續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,全面提升應急救援水平。強化基層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。完善地質、氣象、水旱、地震、森林草原火災等災害風險預警防范機制,夯實應急物資保障基礎。

        青 海

        統籌推進瑪多、門源地震和大通山洪、互助地質災害等災后恢復重建。完善城鄉低保政策,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,保障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。

        抓緊抓實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。持續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,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,鞏固拓展“兩單四表”模式,堅決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。實施自然災害防御工程,健全“群防+技防+智防”監測預報預警體系,完善“叫醒”“叫應”機制。優化救災物資儲備體系,加快建設礦山?;瘧本仍?、省級應急物資裝備綜合保障基地。

        寧 夏

        完善防洪減災體系布局,實施賀蘭山東麓和重點城市防洪工程,完成20座病險水庫、15條河溝治理。

        有效應對洪澇、風沙、雨雪等自然災害,確保城市安全。

        切實保障生產安全。堅持以“安全城市”為基礎、以“本質安全”為目標、以整治隱患為手段、以資金投入為保障、以責任落實為根本,全面強化煤礦、?;?、燃氣、交通、消防、網絡運行等重點領域風險隱患源頭整治,力爭2025年前全區正常生產煤礦全部達到安全生產標準化三級及以上、化工園區(集中區)安全風險等級全部降到低風險等級,堅決遏制重大事故。建立區市縣鄉村五級災害預報預警、快速處置等機制,優化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,強化氣象、地質、地震聯動服務,提高森林草原火災、水旱災害、極端天氣等重大災害應對能力。

        新 疆

        穩步推進農房抗震防災工程,開展農村住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。鞏固提升南疆“煤改電”一期成果,完成“煤改電”二期27.95萬戶年度改造任務,研究推動北疆“煤改氣”工程。

       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。優化完善改進風險管控工作機制,統籌防范化解各領域風險隱患。

        嚴密防范安全生產風險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,加強重點行業、重點領域安全監管,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,常態化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,堅決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。推進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,完善監測預警、災害防御、協調聯動、搶險救援機制,建設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系統,全面提升抵御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和處置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。

        來源:中國應急管理


        近期瀏覽:

       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av无码